• 现代学徒制的复兴 

    现代学徒制的复兴 

    现代学徒制的复兴 

    现代学徒制的复兴
  • 日期 : 2014-10-16    

    编者按:
        在学校教育诞生之前,学徒制一直是人类社会技术传承的主要手段。18世纪工业革命后,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取代了学徒制,然而学徒制并没有消亡,而是以不同形式得以保留。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其强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率为世人瞩目,因此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我国探索和建立现代学徒制,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促进青年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才市场错配,何不建立现代学徒制
        ■赵志群
        我国目前存在着较大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新成长失业青年”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教育培训体系不适应劳动市场要求。现代学徒制比纯学校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市场需求,从而有效降低青年失业率。如2013年德国和奥地利青年失业率为7.6%和8.7%,而希腊和西班牙达到55%,在现代学徒制发展良好的国家,其青年失业率比同一经济发展周期中其他国家始终低很多。
        技能型人才培养遭遇体制性障碍
        我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应用型人才队伍素质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反映应用型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最新技术的可用性”,我国仅列第107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单纯的学校教育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职业教育脱离实践的“顽疾”。
        当今社会,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极大提高,传统的精细化岗位分工被灵活、整体化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替代,这对员工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工作中的计划、决策和分析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只能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纯学校教育模式无法独立承担起这一重任,只能采用深入的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方式,而这恰恰是现代学徒制最核心的部分。
        校企合作需要制度性保障
        目前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也进行了大量探索。然而在实践中,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却困难重重,表现在:宏观上,缺乏国家层面的校企合作制度和对企业的促进机制,政府文件对学校和企业没有足够约束力,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也没有操作性强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中观层面上,缺乏专业服务机构和稳定的专项资金支持;微观层面上,职业院校缺乏相关管理手段、经验和能力,企业实习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指导人员,实习效果差。
        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教育部和人力资源部系统是不行的,应当超越传统的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界限,从更高层面对校企合作制度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我国是目前世界各大国和强国中为数极少的没有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国家,但是有着一定的学徒传统、有过正式学徒体系和相关改革经验,一方面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理念(校企合作)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学徒制也以非正式制度形式广泛存在。因此,建立现代学徒制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能的。
        在目前条件下,现代学徒制可以更好整合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通过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实现共赢,具体表现在:1.减小企业追求经济利益与学习者学习需求间的矛盾,实现质量、成本与收益的平衡;2.在不损害各主体利益情况下,减少了所有参与者的净成本,或增加净收益(学徒制成本为职业学校的50%-70%);3.企业分担了部分人才培养成本(分担率38%),学习者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从而降低直接教育成本;4.与直接招聘熟练工人相比,现代学徒制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建议
        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有很多新特点,如涉及相关利益群体更多,需要建立新型的规范化运作机制,学徒对象扩大(包括在校学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等多种人群),学徒制与正规学校教育相融合,以及第三方培训或中介机构的出现等。建议首先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现代学徒制建设,并开展相关研究和实验:
        (一)确定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性特征
        从国家层面进行制度设计,确保所建立的现代学徒制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赋予学徒独特的、具有“准员工”和“学生”双重地位的法律身份;2.确保学徒(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3.与传统学徒制操作技能训练和学校教育传授学术知识不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是完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并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4.由于现代社会的水平和垂直劳动分工逐渐减弱,应引入“核心职业”的理念和开放式的职业标准,满足劳动市场结构的灵活性发展要求;5.引进现代化的职业分析方法,确定职业资格标准,以确保职业的稳定性,并为建立职业认同感和发展职业承诺奠定基础;6.确保学徒在企业停留一定的学徒期限,满足企业对培训投入与产出效益平衡的功利性要求。
        (二)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包括:1.制定国家、地方和行业协调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对学校和企业合作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2.建立跨越传统教育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门机构(如国际普遍采用的学徒中心),以承担协调工作,建立各方认可和参与的协调和实施机制;3.在国家层面组织开发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以保证学徒学习成果在不同地区均得到认可,但是各企业在课程实施和具体培训过程中有相对的自主权,以实现培训企业的利益;4.建立专门的学徒制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企业实习的质量;5.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企业)、职业院校和职教研究机构可以系统化地参与到职业教育政策的讨论和对话中;6.促进创新战略的发展与研究,尽快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研究,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逻辑基础。
        我们建议,首先在国家法律法规层面确定学徒制的合法地位,通过学徒合同等方式保障学徒的合法身份以及相应的受教育权、劳动保护和社会福利等权益,在政策上向社会弱势青年倾斜。要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对可招收学徒的企业的“培训资格”进行管理,为校企双方的教学安排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目前的非正式学徒制,鼓励中小企业提供学徒培训岗位,使其了解参与学徒培训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设法使学徒在毕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还有继续深造或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由于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与非正式学徒集中在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相关试点工作可以在这些行业开始。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五大策略
        ■梁幸平
        当下在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由于政行企校学还没有形成共识,特别是行业、企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困难。
        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三个主体、实现四个融合、做好四个落实,开展六共同育人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岗育人。
        一、校企双元育人策略。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建立双元育人的培养机制。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完成教授,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则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其中由职业院校教师完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由职业院校组织考核,由企业完成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则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从而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
        二、建立三个主体策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由职业院校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再由企业与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签署相应的培养协议,形成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师傅、在校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三方主体的参与都基于自愿原则,利益追求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三方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动力来履行各自在协议中确定的义务,从而推动现代学徒制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顺利开展。
        三、实现四个融合策略。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探索新的学时、学制与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室与岗位的合二为一(实岗育人),部分课程的完成和学分的取得必须在企业岗位上通过师傅指导与传授获得,同时,职业院校师资与企业师傅的分工与合作是现代学徒制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双师”传授)。现代学徒制更注重企业师傅对学生的传、帮、带,以及师傅对徒弟(学生)最终的考核,企业对学生的考核是判定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取得职业院校学历的前提,这里的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不一定是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但一定是行业内各同类企业所认可的,因而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
        四、做好四个落实策略。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具有企业学徒工身份,企业将落实其工龄计算、学徒工资、社保费用、奖学金(创业)基金。现代学徒制的这种学生在校学习即到企业入职模式,对当前就业比较困难的中高职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因此做好四个落实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保证。
        五、建立六共同育人策略。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材,共同组织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学,共同制订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共同做好双师(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管理,共同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做好六共同是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成功建立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具体措施。(作者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现代学徒制 企业为何不“感冒”
        ■王国光 殷新红
        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在如火如荼推行现代学徒制,但也有不少地方推行现代学徒制遭遇了“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
        搞好现代学徒制,必须基于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的实现形式载体,企业和学校之间必须建有深厚的平衡关系,如果这种平衡关系出现倾斜,就容易导致实践中的失衡局面。从现在的校企关系来看,至少存在着两种失衡。
        一是利益失衡,企业处于利少一方。现代学徒制是一个复杂的利益系统,包括政府、职业院校、企业(雇主)、学徒(雇员)等各个利益主体。利益最终决定相关者在现代学徒制项目上的参与意愿。企业作为利益主体,通常用投资与回报的观点来看待现代学徒制,一方面对利益有着内在追求,希望获得政府的学徒制拨款、在学徒制结束后获得所需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还考虑学徒制为其带来的非经济利益,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获得较好的社会声誉等。然而,在我国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利益失衡的局面。虽然从理论上讲,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企业能够获得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但是,许多参与项目的企业都表示,现代学徒制项目培养的人才到企业工作一定时间后,离职现象普遍严重,企业的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相比于职业院校的利益回报,企业无疑处于利少一方。
        二是参与失衡,企业处于低权状态。现代学徒制要求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深度合作,无论是学徒的招聘、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师资力量的提供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都需要双方积极参与。作为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实施者和协调人,职业院校必须充分依托政府与雇主企业,这也就决定了职业院校在学徒制利益相关者矩阵中的权力水平应相对较低,主要引导雇主与学徒签订培训协议,并配合、协助雇主开展教学活动。然而,从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看,职业院校的话语权往往高于企业,学徒由职业院校选拔,教学计划主要由学校制定,教学实施主要由院校老师承担,教学评估过多地由职业院校主导。这种过高的权力水平无形之中削弱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现代学徒制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怎样规避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注重对企业的经费支持。经济利益是触动企业参与学徒制最敏感的神经,建构科学合理的费用支持体系对学徒制发展至关重要。既要保障学徒制实施的资金支持,又要激励企业参与并达到学徒培训的预期效果,是政府财政支持策略的重要任务。包括:1.建立阶梯式费用投入制度,对学徒的年龄、技能水平进行阶段性划分,据此确定政府经费投入。2.尊重雇主企业学徒制发展状况,根据雇主企业学徒制培训规模、行业培训成本、技能培训在行业中的重要性等进行拨款。3.开拓多元化的资金补助渠道,利用税收扶持、雇主参与学徒奖励等,激发雇主的积极性。
        二是提升企业对学徒质量的满意度。除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学徒最终掌握的知识、能力、技术水平等培训效果最为企业关心。要提升企业对学徒制质量的满意度,就应该鼓励企业参与到学徒质量的保障体系中:1.赋予企业更多参与学徒制项目制定的权力,设计实用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技能培训项目,以满足不同规模与行业的企业特殊性要求。2.增加学徒制结束后期跟踪服务体系,开发配套的继续培训项目,让学徒在企业中的培训具有连贯性,这也是发挥学徒制长久效应、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重要举措。3.严格控制证书颁发,提升证书“含金量”。对学徒培训证书除了在等级、考核上进行科学严格地监督外,还要将证书与学徒培训后在雇主企业表现相联系。
        三是赋予雇主项目参与的相关权力。企业领导机制是学徒制项目的特色,在构建利益相关者沟通机制时,要把企业放在核心位置,维护企业在学徒制项目决策、学徒培训结果评价、学徒选拔等方面的权力,从而通过权力的赋予,激发企业参与学徒制的热情。
        四是学校课程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嫁接。现代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就是帮助学徒通过职业院校的知识迁移,实现知识在工作场所的有效转化。为此,学校应该把企业岗位需求的胜任力、知识和技能等,有效转化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把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嫁接到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做到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标准的有效嫁接。只有这样,现代学徒制才能建设成为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双赢的现代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对学徒制培养质量的诉求。(作者王国光,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作者殷新红,系《职教论坛》杂志社副社长)
        【链接】
        欧美学徒制的发展
        学徒制发展得好的国家,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均有更强的竞争力。
        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后,学校教育逐渐取代了学徒制。1883年,瑞士对当时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英国进行研究并参照法国行业教育的经验,提出了新型学徒制的概念。后来德国将其发展成为著名的“双元制”。双元制是一种承接历史并较好实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学徒制度。丹麦、瑞士和奥地利等国采用不同于德国的合作式的双元体制,按照统一的法律对企业和学校进行管理,特别是瑞士的“参与式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澳大利亚从上世纪末开始建立现代学徒制,并将其看做在短时间内跻身世界职业教育强国的重要因素。
        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安格鲁文化国家也建有现代学徒制度,只是没有像中欧那样成功,原因主要是政府关注少和缺乏社会支持。英、美在反思其制造业衰退时均将其现代学徒制发展不利作为一个重要原因。作为纠正,英国对学徒制的投入从2007年的7亿英镑增至2010年的13亿英镑,学徒数量也大大增加,2010至2011学年全英学徒数为457200人,比上一学年增长63.5%。
        近年北美的学徒制也呈现出了良好发展势头,主要原因是雇主需要高素质员工,并希望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由于学徒制降低了普通教育辍学率和青年失业率,因此也极大调动了政府的积极性,“学徒制正在重新赢得过去半个世纪失去的信任”。
        我国学徒制的历史
        学徒制曾经是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后来逐渐被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制度所取代,没有发展出类似德国双元制的校企紧密合作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中国建立伊始,我国对传统的学徒制进行了全面改造,去除剥削成分,加强学徒基本权利的保障。据统计,新中国建立后的10年间,我国新技术工人中有90%以上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1958年以后,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半工半读教育实验,这是传统学徒制的一种变形。这一阶段学徒制运作良好,主要问题是兼顾学徒培养的数量与质量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原国家劳动总局于1981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徒培训工作的意见》,规定“在整个学徒年限内,要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习技术理论知识”,把学校因素加入到了学徒制中。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即企业改直接招学徒工为招生培训。原劳动部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将招学徒工改为招定向培训生。这样,技术工人培养逐渐从学徒制过渡到半工半读的培训生制,并最终形成以学校为主的、独立规范办学的职业学校教育制度。至此,学徒制被学校职业教育制度所取代。(赵志群)